發稿單位:青年管理所發稿日期:114年5月24日發稿時間:09:30新聞聯絡人:劉玉華業務聯絡人:王淑雅主任聯絡電話:0905-905658 公廁2.0好時尚!!青年公園4、5號公廁驚艷萬華臺北市推動公園公廁2.0,又有新成果,繼34座流動廁所變身景觀廁所之後,青年公園第4、5號固定公廁整建工程亦完工並於5/16對外開放使用,兩座公廁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不僅改善市民如廁品質,也為青年公園園區增添現代美感與夜間安全,公廁2.0政策邁向新里程。工務局公園處表示,青年公園為臺北市規模最大的市民公園之一,兼具休憩、運動、社教等多功能設施,服務對象從孩童、青少年到長者,並友善對待身心障礙者。為完善園區機能,公園處針對園內4號及5號公廁進行整建工程,更新內部衛生設備及裝修,並新增親子廁所空間及改善無障礙廁所,提升公廁使用環境。青年公園第4、5號固定公廁整修工程以簡約現代為設計主軸,外牆採用白色系列企口板結合沖孔板,搭配玻璃雨遮,讓整體視覺更加清爽明亮。廁所入口設有造型燈箱,提供日間及夜間清楚標示及照明功能,不僅提高公園夜間安全性,更讓公廁成為園區景觀的一部分。此外,洗手台設計貼心納入不同高度洗面盆,讓成人與孩童皆能舒適使用。公園處處長藍舒凣表示,青年公園為全民共享的城市綠地,我們希望不只打造美景,更重視使用上的每一個細節。這次的公廁整建工程,以安全、舒適與友善為核心,並針對親子及行動不便者的需求進行空間優化,也強化夜間指標與照明設計。未來,公園處也將持續推動公共空間的提升,讓市民擁有更美好、便利的生活環境。騰雲里李重華里長表示,青年公園廁所「簡約現代」的設計,為地方景觀注入創新活力,讓里民眼睛為之一亮,都直呼是5星級公廁。臺北的公廁越來越有現代風格,而且乾淨明亮、設計貼心,方便各個年齡族群使用,感謝公園處的用心,對地區提供最好的服務品質。臺北市政府公園處致力於提供安全、便利且美觀的公共設施,透過此次青年公園公廁的整建,不僅提升整體園區品質,也展現市府對公共設施細節與民眾需求的高度重視,歡迎市民多加利用並共同維護。
中正第一分局忠孝東路派出所日前接獲轄內銀行通報,稱有名女性民眾欲臨櫃提領新臺幣365萬元現金,驚覺有異,遂通報警方到場協助,經確認為常見的假投資詐欺手法後,警方配合民眾前往約定處所面交,並於處所周邊埋伏,最終合作協力將面交車手及一旁詐團的監控手查緝到案,全案依洗錢防制法、詐欺罪等罪嫌移送臺北地檢署偵辦,並持續向上追查集團成員,刨根溯源。據了解,俞姓民眾今年3月初因想學烹飪,故在LINE社群主頁搜尋到名為「職訓網」的群組,後該群組犯嫌又以誘導話術引導民眾加入另一名稱為「希望之橋.共建幸福」的LINE群組,誆稱由專家代操盤投資虛擬貨幣短時間能大量獲利,另聲稱目前有一個「扶貧計畫」,會將獲利的錢從中抽百分之十做公益,民眾信以為真,故前往銀行欲臨櫃領款現金新臺幣365萬元交付給犯嫌,詐騙集團甚至還教導民眾如遇到銀行行員關懷提問時回答係家裡裝潢所用即可,所幸機警的銀行行員觀察入微,認為民眾說話神情有異,且講不出相關裝潢細節,認為十分可疑,遂通報警方到場協助,經警方查證後,發現確實為常見的假投資、假慈善的詐騙手法,該LINE社群亦為詐騙集團所假冒,但為避免打草驚蛇,警方靈機一動請俞姓民眾假意配合嫌犯,持續與詐騙集團聯繫,並約定好前往忠孝東路一處超商面交,警方則在附近伺機埋伏,等到車手出現員警立即蜂擁而上大外割壓制表明身分,當場緝獲面交車手及在一旁把風的楊姓監控手,現場查扣手機、假USDT買賣契約書及不法所得新臺幣1萬餘元現金等證物,全案詢後以刑法詐欺罪、洗錢防制法等罪嫌逮捕歸案,並持續向上溯源。中正第一分局呼籲,詐欺犯罪危害民眾財產安全甚鉅,網路投資虛擬貨幣、股票詐騙陷阱多,民眾務必提高警覺,勿信詐騙謊言,警方亦將持續加強各項打詐、防詐工作,守護市民荷包,保護民眾財產安全。
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濟南路一段、仁愛路等路段於114年5月25日(星期日)8時起至22時止,申准舉辦兩場集會遊行活動。為維護前揭活動交通秩序與安全,中正第一分局業規劃交通疏導管制勤務,本次集會地點及遊行路線說明如下:一、「聯合國蔬食國策行動」集會遊行活動:(一)集會地點:114年5月25日0時起,凱達格蘭大道(中山南路【不含】至公園路【不含】)北側往西全線車道,管制車輛通行,供主辦單位搭設舞台、帳篷等硬體設備,預計至當(25)日22時活動撤場結束,始開放車輛通行(視交通狀況提早或延後管制、開放)。(二)遊行路線(9時50分出發):凱達格蘭大道集會現場(集合後往東出發)→(直行)景福門圓環內環→(直行)信義路一段北側慢車道→(左轉)杭州南路→(左轉)仁愛路一段南側慢車道→(直行)景福門圓環內環→(直行)凱達格蘭大道(集會後解散)。二、「保護下一代大遊行」集會遊行活動:(一)群眾集結處所:114年5月25日9時起,濟南路一段(中山南路【不含】至林森南路【不含】)北側往西全線車道,管制車輛通行(視交通狀況提早或延後管制)。(二)遊行路線(10時30分出發):立法院群賢樓前(集合後出發)→(迴轉)濟南路一段→(右轉)紹興南街→(左轉)信義路一段北側慢車道→(左轉)杭州南路→(左轉)仁愛路一段南側慢車道→(左轉)交通部前廣場(集會後解散)。(三)集會地點:交通部前廣場進行集會活動,如現場人數自然溢出集會地點,為維護交通秩序及群眾安全,將擴大管制仁愛路一段(杭州南路【不含】至紹興南街【不含】)南側慢車道全線。本次集會遊行活動期間行經相關管制區域內各路線公車,由臺北市公共運輸處協調公車業者配合改道行駛,民眾如欲查詢公車改道路線,請電洽臺北市公共運輸處02-27274168(該處查詢網站http://www.pto.gov.taipei/)或電洽各站牌公車調度站查詢相關資訊。中正第一分局為維護活動交通秩序與安全,將彈性管制集會現場及遊行沿線路段,並視現場狀況及人數擴大周邊交通管制範圍;另本次集會活動管制措施亦將隨時提供警察廣播電臺插播路況報導,特別籲請駕駛人隨時收聽路況報導,避開交通管制路段,提前改道行駛,以免增加管制區域周邊道路車流延滯,耽誤行車時間;另駕駛人如行經管制區域時務必提高警覺、小心駕駛,並請遵守員警、義交之指揮疏導,減速慢行,共同維護交通順暢與安全。
為促進新住民融入在地生活、培養生活美學,北投區公所於5月20日及22日舉辦「苔球與多肉植物製作課」,邀請來自越南、泰國、港澳、中國等地的新住民家庭共同參與,透過親手製作可愛的植物盆景,增進基礎園藝知識,使參與者在綠意中放鬆身心、交流彼此文化,提升生活環境敏感度。 以往親近大自然只能藉由參與戶外活動,如今小型、易種植的植栽進入居所,打造日常「植」感成為趨之若鶩的話題;此外,北投承德路上設有大台北聯合花市,所販售的植物與花器琳瑯滿目且價格實惠,是採買園藝素材的好去處,遂帶動一股「都市綠手指」風潮。 此次課程由在地專業園藝師教學,從植物、介質選擇到苔球與多肉植物製作,甚而後續照護方式,新住民學員們打造專屬自己的綠色小宇宙。藉由手作盆栽不僅能提升專注力、加強認知,且能增強手部靈活度與協調性,滿足不同族群對綠意健康生活的期待。 吳重信區長表示,北投除了有大眾熟知的溫泉、陽明山特色外,還有關渡平原、三層崎花海等,是臺北市中少數能將建設發展與生態綠地兼容並存的區域。5、6月份恰逢竹子湖繡球花季,歡迎新住民學員們打包北投一日遊,在熱鬧的花市蒔花弄草,再往郊區順遊自然景點,為忙碌生活注入盎然生機!新住民「苔球與多肉植物製作課」事後新聞稿_0523.pdf
臺北市中正區於114年05月23日14時20分許,發生一起自小客車碰撞多車交通事故,邱姓民眾無照駕駛自小客車由重慶南路北往南先後碰撞2台機車、1名行人、3台小客車及1台公車,總共8人受傷,所幸本次事故傷者意識清楚,駕駛皆無酒後駕車情事。中正第一分局呼籲,行車前,應注意自身狀況及車輛狀況,並隨時注意車前狀況,確保交通安全。
內湖警分局日前配合承霖慈善基金會及承業生醫共同舉辦的愛心捐血活動,於現場同步設置交通安全宣導攤位,由分局長蕭惠珠坐鎮,並由專業的「內湖警會講宣導團」向熱情參與的民眾宣導交通安全。本次宣導特別強調「路口停讓行人」與「防制酒駕」兩大重點,期盼在募集熱血的同時,也能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識,共同打造安心的用路環境。 內湖警分局表示,許多事故都與駕駛人未注意行人或未依規定停讓有關。「路口慢看停,行人優先行」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每位用路人應內化於心的安全準則。警方呼籲駕駛朋友行經路口務必放慢速度、停讓行人;行人穿越馬路時也應走行穿線,並注意左右來車,提升自身安全。 此外,酒駕一直是造成重大傷亡的元兇,嚴重危害用路人生命財產安全。內湖警分局強調,「酒駕零容忍,平安回家門」,提醒民眾酒後切勿心存僥倖開車上路,應善用代駕、計程車或大眾運輸工具,確保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警方將持續加強執法,嚴懲酒駕行為,守護市民安全。 本次活動現場,「內湖警會講宣導團」透過互動問答、發送宣導品等方式,讓交通安全知識更貼近民眾生活。許多捐血民眾在等候之餘,也熱情參與交通安全宣導,表示活動結合得非常有意義。內湖警分局未來將持續深入社區,透過多元管道與活動,將交通安全觀念深植人心,共同建立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23)日傍晚前往北投七星街,出席「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盛夏祈福」活動。他表示,不論四季更迭,來北投都能感受最具在地特色、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風情。 蔣萬安指出,北投與日本文化在歷史上密不可分。他特別提到,早在1913年,隨著北投公園與北投公眾浴場的興建落成,當地就曾舉辦「北投大納涼」活動,成為當時夏季最具代表性的祭典。如今,這樣的文化傳統得以延續,讓市民與遊客在夏天參加夏日祭,冬天泡溫泉,無論什麼時節來到北投,都能體驗在地風情與濃厚的日本文化。 他也感謝林致宇理事長、周水美理事長及所有團隊夥伴的用心與投入,特別邀請到來自日本熊本縣小國町的代表團,將極具代表性的鯉魚旗帶來北投,為孩子們的健康與學業獻上誠摯的祈福與祝福。 蔣萬安表示,此次活動由臺北市溫泉發展協會自主舉辦,市府也全力支持與贊助,期盼未來能持續以這樣的公私協力模式,讓活動更加多元、豐富、精彩。 此外,蔣萬安也提到,北投著名的露天溫泉「千禧湯」,自2000年啟用至今已逾25年,市府已決定投入經費進行整建工程,並自今(114)年1月啟動更新,預計明(115)年2月完工,屆時將提供市民更舒適、安全、整潔的泡湯環境。 最後,他強調,市府將持續與在地團體與業者攜手合作,提升北投整體溫泉文化與觀光品質,歡迎國內外朋友四季造訪北投,冬天泡湯、夏天參與夏日祭,一同感受北投的獨特魅力,並祝福活動圓滿成功。 臺北市商業處為形塑北投商圈品牌特色,協助臺北市溫泉發展協會於5月23至6月15日辦理「2025北投夏日祭り-魚躍龍門 盛夏祈福」活動,以源於日本傳統端午節懸掛鯉魚旗(こいのぼり)與華人文化「鯉魚躍龍門」寓意相互呼應,在北投公園、七星公園、捷運新北投站與地熱谷設置共計5處鯉魚旗。歡迎市民朋友利用周末假日及端午連假闔家到北投一遊,將有非常豐富精采的表演活動和抽獎活動等著大家。
臺北市立萬華幼兒園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單位:臺北市立萬華幼兒園地址:臺北市萬華區梧州街36號業務及新聞聯絡:教保組長謝昀軒組長 (02) 02-23020936轉13【發稿日期:114年5月23日】【主題:粽葉飄香憶童年- 跨齡共學傳承端午情】【臺北報導】端午節將至,市立萬華幼兒園以創新教學模式,讓傳統節慶注入新活力。該園推動蒙特梭利實驗教育,特別結合在地社區資源,邀請龍山日間照顧中心的長者志工及園內家長們,共同陪伴幼兒體驗包粽樂趣,展現「老幼共學」、「家園合作」的美好願景。【世代共融 傳承文化記憶】 「看著小朋友認真摺粽葉的模樣,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跟家人學包粽子的情景。」一位來自龍山日間照顧中心的阿嬤志工分享道。在這場別具意義的活動中,長者們不僅傳授包粽技巧,更分享著他們的節慶回憶,讓文化傳承自然而生動地流動在世代之間。【教育理念與融入節慶與生活】 活動中,孩子們展現出令人驚豔的學習熱忱:專注地清洗粽葉、仔細觀察長輩示範的包粽步驟、運用小手摺疊粽葉、填充餡料、認真學習綁粽繩的技巧等。園長張育慈表示:「蒙特梭利教育強調透過生活實踐來學習,包粽子活動正是最好的示範。孩子們在活動中不知不覺培養了精細動作、專注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跨齡互動 激發多元學習】 「看到爺爺奶奶們細心教導,孩子們專注學習的畫面,真的很感動!」一位家長這麼說:活動不僅促進代間交流,更讓孩子們在溫馨互動中,自然而然學會:傳統節慶的文化內涵、合作精神以及對長者的尊重與關懷。【社區共好 營造教育新典範】 此次活動成功展現了教育、家庭與社區的緊密連結。幼兒園透過節慶融入生活,不僅實踐蒙特梭利教育理念,更營造出溫馨的社區互動氛圍,讓學習與生活緊密結合。 「端午節不只是放假、吃粽子而已!」園方強調:「透過這樣的活動,我們希望孩子能夠真正體會節慶的意義,同時學習重要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活動拉近了家庭、學校與社區的距離,創造了更多溫暖的社會連結。」新聞稿11140523萬華幼兒園-粽葉飄香憶童年- 跨齡共學傳承端午情.pdf
為提升社會整體防災韌性,深化市民自助互助觀念,並強化臺北市政府在防救災領域的應變能量,臺北市政府兵役局於5月14日假替代役訓練中心大禮堂舉辦「替代役役男成長教育-防災訓練」,共計120名替代役現役役男參訓,為本市培育出一批具備災防專業素養的民防尖兵。 本次訓練課程內容豐富,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大學氣候天氣基礎前瞻研究組潘宗毅博士授課,講授「臺北市防洪殘餘風險管理」,協助役男理解都市防洪策略與風險評估概念。 課程最大亮點之一,是首次於防災訓練中導入充氣式防洪牆設置演練,讓役男親自學習此類新型快速部署設備的操作要領。除傳統的沙包堆疊與抽水機操作外,亦包含活動式防洪板架設,讓役男在實地演練中掌握各類防汛設施的運用與部署程序。役男們表示,實際操作比單純課堂講授更具體且印象深刻,能夠清楚了解災時第一線應變的實際狀況工作重點及器械操作,對未來實際支援任務更具信心與能力。 兵役局局長李治安表示,民防的核心目標在於有效整合並運用社會民力與物資資源,發揮民間自助自救的能力,進而提升整體社會的防災應變韌性。透過系統性的防災訓練,讓替代役役男不僅具備基礎防救災知識,更能在災害發生時即時應對,保護自己並協助他人,成為市府面對突發事件的重要支援力量。他也期許所有受訓役男能將所學運用於實際生活,持續強化個人、家庭與社區的自助互助力量,並在面對災害時,成為臺北市災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生力軍。
士林區年度重頭戲「2025士林農趣生活節」將於114年6月14日(星期六)及15日(星期日)上午11時至下午6時,在遠東SOGO臺北天母店旁的士林3號廣場及1樓東大門長廊熱鬧登場!活動由士林區公所與士林區農會共同主辦,結合農業、文化、音樂與親子互動等元素,邀請市民朋友一同走入都市裡的綠意農趣世界。 活動兩日匯集士林在地優質小農,展售最新鮮的農特產品,民眾不僅能直接與農友互動、瞭解產地故事,現場按讚指定粉絲專頁,還可獲得限量小農市集消費券。6月14日活動當天,現場將設置超過25個特色攤位,不僅邀請新住民朋友帶來手沖咖啡,還有街頭藝人、異國歌手與在地學校音樂、舞蹈社團接力演出,展現天母文化融合的特色。此外,往年備受歡迎的「農趣DIY體驗」也將再次回歸!特別結合小農,推出蜂巢手捲蠟燭、療癒系綠意植栽與蔬菜發酵魔法瓶等主題,讓市民朋友親手創作自然風生活小物,進一步認識士林在地植物與農特產品。現場更設有闖關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同挑戰任務、集點兌換限量野餐墊好禮。 臺北市士林區區長洪進達表示,本次活動是支持士林小農與推廣士林文化的重要管道,接下來將迎接陽明山綠竹筍的盛產季,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一同來到天母,共同參與專屬士林的「農趣生活節」,以最輕鬆的方式迎接盛夏的到來,親身走入市集、認識產地,實際行動支持士林優質小農。 本次活動也特別結合「農情趣遊 情動士林」單身聯誼活動,邀請單身朋友一起走入小農市集,在充滿自然氣息的氛圍中,透過農業文化闖關與趣味互動體驗,拉近彼此距離,展開一場融合農趣與人情味的夏日約會。區公所誠摯邀請市民朋友們共同參與「2025士林農趣生活節」,體驗士林農業與文化的多元魅力!更多資訊請上士林區公所網站最新消息區查詢,或電洽:02-28826200分機6504施小姐。